您现在的位置:网站首页>资讯

家长需警惕!!这些迹象说明孩子的思考力正在被摧毁!

2021-10-15 10:09编辑:admin人气:


前几天,B 站上的一则视频,把网友们乐得够呛:课堂上,一位班主任朗诵了班上学生的作文:《我的班主任》。不得不说,这一届孩子们「黑」起自己的班主任真的是毫不手软,金句频出:

他的腿跟鲁班 7 号一样。

他有着 39 岁的高龄,长得有点像网上的高质量男性。

他的发丝在衣服上、讲台上,在作业本上、课桌上,就是不在自己的头上。

从「鲁班」、「人类高质量男性」这些网络热词,不难看出:孩子们都是 5G 冲浪选手,和老师的关系也不错。

不过,也有人担心:

网络对现在孩子的影响是不是太大了?

这些网络用语在作文里使用,是不是不太合适?

现在好多孩子满嘴说着「干饭人」、「扎心了」、「奥利给」......连正式的书面语,比如写作文,各种梗,各种网络词汇,纸上满天飞。甚至有孩子会在作文里写“我妈妈是个干饭人”“某某长得绝绝子!”

依赖于网络上「短平快」的语境,孩子的理解能力,语言表达,深度思考能力将不断退化。前不久,中国青年报联合问卷网的一项调查就显示:2002 名受访者中,有 76.5% 的人感觉自己的语言越来越贫乏。

15W人患上的病,

到底是怎么来的?

大家身边有没有这样的孩子:

平时像个小话痨,但说话一脱离网络用语,或是正式发言、写作的时候,他就「哑巴」了。这样的孩子可能想法不少,但因为能力有限,表达总是言不由衷,词不达意。

比如看到一朵花,只会说很美,怎样的美,美到什么程度,他没什么概念,也说不出来。这些,都是典型的「文字失语症」的表现,属于一种新型社会病。

普希金有句话可以很好的概括这种病症:有两种模糊——一种源于思想感情的贫乏,只能用语言来替代思想感情;另一种源于语言的贫乏,语言不足以表达丰富的感情。

豆瓣上,有一个小组叫「文字失语者互助联盟」,这里聚集着 15 万“患者”。

在这里,一群成年人,好像回到了小学语文课堂,重新学怎么说话,看得人五味杂陈。

某种程度上,网络的高度普及,网络用语的滥用,导致了语言退化。
首先,表达环境的变化,减少了对语言思维的刺激。在互联网时代,很多信息都是碎片化的,可以借图片和短视频来传播。虽然直观又高效,能让人获取更多的信息。但同时,它也消磨了人们沉淀下来,遣词造句、深度阅读、深度思考的耐心。

其次,现在大部分网络用语的共性就是——简单直接,没有语境。它们更多代表的是一种情感和态度,像「AWSL」、「YYDS」这些词,也是因为这一点,才流行起来的。当孩子习惯了直接挪用,养成惰性,自然就不愿意思考如何去表达了。

语言和思考,作为大脑的功能之一,都是用进废退的。就像不写字的人会提笔忘字,长时间不自主思考、表达的人,表达力自然会弱。

如何对待网络用语

不过,对网络用语,并不能全然抵制的。毕竟,语言的本质就是对现实的投射。时过境迁,不合适的网络用语自然会被淘汰。而这届孩子都是互联网的原住民,指望用「一刀切」把孩子保护在玻璃屋内,也不现实。

比起抗拒,引导孩子如何正确使用,才是我们这届父母更应该做的。

①了解,区分,抵制不良用语

并不是所有网络用语都是积极向上,值得传播使用的。

前段时间,人民日报就发表过一篇文章,点名批评了「伞兵」一词,里面提到:网络造梗,大多时候是无伤大雅的,但不意味着没有限度、没有底线。「伞兵」被乱用,就是对英雄队伍的污名化,更是对语言环境的污染。这也就意味着,我们对当下的网络流行,也要有一定的了解,才能规避掉这种影响。

② 什么场合,说什么话

如果孩子表达能力不错,偶尔说说网络用语,无可厚非。但是到演讲、写作文这种正式场合,网络用语的出现就不是特别合适。

这些场合本身就要求比较规范的语言,而且也不是所有网络用语,都能「流行」到人尽皆知。如果老师看到孩子的作文,却理解不了含义,就很尴尬了。提前给孩子打好预防针,明确使用的界限和场合,还是很有必要的。

平时跟孩子交流过程中给孩子良好的引导

网络用语其实有一个很大的问题,就是太过于简单化。形容很好笑,就是「笑不活了」,想表达很感动,就是「破防了」,想表达很厉害,就是「YYDS」。孩子长期处于这种环境,就容易变得不爱去思索深度表达的词汇。在生活,当孩子表现出好奇心、求知欲、探索欲的时候,尽量更详细更耐心的跟孩子把问题解释清楚。

如果我们能有意识的在跟孩子的对话中,用更丰富的语言来解释原理、体验和感受,孩子们的语言就会日渐丰富起来。当然,没有父母能把各个领域的知识都给孩子讲清楚。所以我们可以做的第二件事,就是给孩子更丰富的知识输入渠道,拓展孩子认知的深度与广度。

比如说大量的进行深度阅读、带孩子去听有深度的讲座等等。

父母可以在家里搭建一个专用的读书角,把孩子的书归置在一起,建立起孩子对书的归属感。即使对不爱读书的孩子来说,家庭的氛围,父母的示范,会起到不言而教的作用。书中精准的语言和丰富的知识,也会让孩子有更强的逻辑力和思考力。文字和语言,一定是会随着社会发展,推陈出新的。但它应该是往美的方向发展,而不是一昧的追求时效和娱乐性。而对孩子来说,他们还没有深度思考的能力,很容易被流行语反过来裹挟。

就像一位儿童教育学者说的那样:

数字媒体是把双刃剑,利用好了如虎添翼,利用不好它将是孩子童年的鸦片。我们能做的,就是帮孩子保持深度阅读,独立思考的能力,做自己的主人。


  • 本网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转载,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,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,如有侵权,请您联系我们,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将其删除。